立足娱乐圈·争做八卦帝!

无限魅力物联网

泉港区(福建省泉州市辖区)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3-07-07 15:55:03

泉港区位于福建中部沿海的湄洲湾南岸,东经118°25′,北纬24°50′,与惠安、仙游、莆田接壤,并与台湾隔海相望,北距上海港510海里,南望黄埔港540海里,东至基隆港174海里,是东南海上航线的辐射中心。

辖区国土总面积46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4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9平方公里。辖管有南埔、界山、后龙、峰尾、前黄、涂岭6个镇,1个山腰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有盐场。2020年末常住人口35.43万人,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兼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

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4.44亿元,增长3.8%(数据来自统计局2020年1-12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中文名

泉港区

别名

肖厝

行政区划代码

350505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福建省泉州市

地理位置

福建省沿海中部

下辖地区

辖1个街道、6个镇

政府驻地

山腰街道锦绣街

电话区号

0595

邮政区码

362114

气候条件

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金钟潭、沙格天后宫、涂岭朝天石、笔架山、仙公山、怀恩寺

火车站

泉港站

车牌代码

闽C

面积

460 km²

地区生产总值

734.44 亿元(2020年)

人口数量

354296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历史沿革

1981年,曾在涂岭镇松园村山坡上和芦朴(原称路打)村坡地上发现石锛和狩猎用的石箭簇,以及陶片等。1987年在芦朴村后埔自然村蚁山(又名艾山、行山)发现了新石器文化遗址(生活年代约在商周时期),找到陶器、石锛等一批文物。说明泉港地区在文献记载以前,已经有了先民居住,属于闽越族的一支。

夏商两代,今泉港区域划属扬州。

泉港锦绣广场

西周至东周初期,泉港属七闽地。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泉港属越国地。周赧王九年(前306年)前后,越亡,泉港属楚国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扫平六国,统一全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泉港属闽中郡辖地,为闽越族无诸所领。

汉初,泉港属闽越王国,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废闽越王国后泉港改隶会稽郡冶县。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属侯官都尉辖地。

三国时,吴国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后泉港属建安郡东安县地。

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后属晋安郡。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年),晋安郡王林禄薨后葬九龙岗,即今涂岭镇龙头岭闽林始祖陵。此为研究“晋人衣冠南渡”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

南北朝时,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改晋安郡为晋平郡,泉港属晋平郡。梁武帝天监(502—519年)中,析晋平郡地置南安郡,泉港属南安郡南安县。

隋朝时属泉州(州治在福州)南安县地。

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准刺史冯仁智之奏请,析南安县东南十五个里置晋江县,“以其地临晋江,故取为名。”泉港为晋江县属地。为加强管理,晋江县在县东北增设一个官署(在今前黄镇古县村),以治理今惠安、泉港等地。

泉港区行政区划

五代十国时,泉港属闽国辖地。南唐保大三年(945年),即闽国王延政天德三年,闽国为南唐所灭,泉港属清源军晋江县。

北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清源军改为平海军,泉港属焉。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李椅为泉守时,析福建路晋江县东乡十六个里置县,取“以惠安民”之义称为惠安县。县署由古县迁至今螺城镇。即俗称“太平兴国间,古县迁惠安”。全县设3个乡,今泉港区域内设一乡五里,即城山乡,领崇德、德音、光德、待贤、民苏等5个里。自此,泉港一直归属泉州府惠安县管辖,到1996年肖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立止,历时1015年。

元、明、清时今泉港区域内设忠恕乡,辖德音、光德、待贤、民苏等4里,下设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等8都。

中华民国初泉港属厦门道惠安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闽变”期间,属“中华共和国”兴泉省惠安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行保甲制,惠安县分8个区,泉港区域设坝头、涂岭两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裁撤区公所,泉港区域设山腰、坝头、涂岭3个乡。

1949年8月18日,山腰盐警起义,泉港地区解放。23日,惠安县城解放。9月5日,惠安县人民政府成立,泉港属焉。

1996年4月21日,为加快原惠安县北部地区作为福建省的重要石化基地的开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原肖厝镇的基础上设立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为泉州市人民政府派出的正县级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区域内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务。

因“肖厝”这个地名古俗且小气,又因方言“肖厝”音同“烧厝”,既容易误会,也不好听,所以“肖厝”若再作为区名显然是不适宜的。1999年,肖厝党工委、管委会申报设立“湄港区”。又因为“湄港”极易使人误认为是湄洲湾,会与莆田管辖区域混淆,遂作罢另拟新名。考虑到肖厝港是泉州市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称为“泉港”更为妥切,因此以“泉港”定名。后来市里就以“泉港”作为新区区名上报审批。

2000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泉港区,成为泉州市直辖的新区。同年12月28日,泉港区正式挂牌成立。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泉港区下辖1个街道、6个镇 。泉港区人民政府驻山腰街道。[3]

行政区划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50505001000

山腰街道

350505100000

南埔镇

350505101000

界山镇

350505102000

后龙镇

350505103000

峰尾镇

350505105000

前黄镇

350505106000

涂岭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泉港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湄洲湾南岸,南与惠安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相连,北面同仙游县接壤,介于东经118°41′—119°01′,北纬25°03′—25°15′之间,辖区国土总面积460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34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19平方千米。

泉港区

地质构造

泉港区地质构造属于浙闽活化陆台,基底由变质岩系组成,盖层广泛分布着中生代火山岩系。境内褶皱不发育,东北向的长乐—南澳大断裂带经肖厝—螺城—屿头斜贯区域中部,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活动较为强烈。

地形地貌

泉港区地貌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和滨海平原等类型构成,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戴云山东延支脉从涂岭西北部的大林山入境,并向南延伸,横贯区域西南部,构成全区地形骨架,东南部则为剥蚀低丘红土台地和滨海海积——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缓开阔。区域内无大河流,菱溪、坝头溪、龙马溪为区域内最大的三条溪流,径流短,流量的季节性变化大。

气候特征

泉港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气候宜人,平均气温20.5℃,年平均降水量1240.9毫米,并有自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趋势。一年中以6月份的降水量最多,月平均降水量为224.9毫米,降水主要来自台风,平均每年有4—5个台风影响本区。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泉港区人口40.7万。 

2019年末常住人口33.6万人,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兼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泉港区常住人口为354296人。[6]

经济

综述

2018年,泉港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54.11亿元,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6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511.19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31.46亿元,增长10.3%。

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0.99亿元,增长7.6%。

2020年,泉港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4.44亿元,增长3.8%。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泉港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其中:项目投资增长-23.3% 。249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6亿元,增长8.6%。“五个一批”生成项目60个、招商签约60个,新开工72个,竣工投产45个,完成技改增资13亿元。

财税收支

2018年,泉港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6.86亿元,增长-4.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16亿元,增长8.4%。

2018年,泉港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78亿元,增长3.7%。

人民生活

2018年,泉港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55元,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59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81元,增长8.9%。

第一产业

2018年,泉港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02亿元,增长2.0%。

第二产业

泉港石化工业区是2007年9月省政府批准的《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确定的湄洲湾石化基地先导区。2007年12月,园区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列入第二批全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2008年4月,中石化联合会命名园区为“中国石油化工(泉港)园区”;2012年3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园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以来连续七年跻身中国化工园区20强,并被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确定为2014年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点园区,是福建省唯一入选园区。园区规划面积为29.6平方千米,分为仙境、氯碱、洋屿、南山4个片区。

2018年,泉港区工业增加值461.96亿元,增长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0.77亿元,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90.48亿元,增长12.0%。其中:石油化工产业1009.83亿元,增长4.3%。纺织鞋服产业229.78亿元,增长37.1%。建筑建材产业84.84亿元,增长-4.0%。食品饮料产业191.42亿元,增长22.3%。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8年,泉港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08亿元,增长14.0%。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42.17亿元,增长20.6%。

对外经济

2018年,泉港区进出口总额(海关数)45.81亿元,增长9.2%。其中:出口10.07亿元,增长48.7%。进口35.74亿元,增长1.6%。 

招商引资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2.15亿元,增长-28.7%。

房地产业

2018年,泉港区房地产开发投资59.00亿元,增长132.2%。

金融业

截至2018年末,泉港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61亿元,增长27.2%。其中:人民币存款238.23亿元,增长27.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26.62亿元,增长16.5%。其中:人民币贷款220.24亿元,增长13.9%。

交通运输

交通

漳泉肖铁路贯通泉港区全境,324国道和福厦高速公路、铁路纵贯本区,交通便利。与福州、厦门相距100多千米,与上海港相距540海里,与广州港相距510海里,与台湾隔海相望,距台湾基隆港174海里,距高雄港194海里。

陆路

编号为G15福厦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福建段]、G324国道;福厦铁路、鹰厦铁路、漳泉肖铁路,交通便捷,开发区地处闽东南繁荣区域的中间地带,距台湾基隆港174海里,距高雄194海里,324国道、福厦高速公路贯穿全区,漳泉肖铁路直达港区,交通条件十分便捷,既是闽东南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又是东南海上航道的辐射中心。此地北上福州可达浙沪、南下厦门可出粤赣,乘火车经鹰厦线可通全国各地,海上船运可直达沿海各港口、台湾及亚太地区。

2017年11月,福厦客专泉港段正式开工动建,将填补泉州市泉港区没有高铁站点的空白。福厦高铁客专自福州南站引出,途经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最后引入漳州站,全长277.4千米。泉港段位于项目中间,贯北通南,需建设9座桥梁、4条隧道,总投资达30亿元以上。福厦高铁客专经过泉港17.6千米,涉及4个镇(街道)的17个建制村,计划2022年建成通车。 [4]

泉港区高铁站规划建设在南埔镇天湖村西侧,站中心距泉港区现有高速互通约2.5千米、距通港大道约520米,距泉港生活主城区及石化工业园区均约6千米。至2022年6月,高铁站房、站前广场和周边配套道路将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5]

港口

泉港区地处湄洲湾南岸,港口水深港阔,常年不冻不淤,海域面积119平方千米,深水岸线长5.5千米,可建万吨级至十五万吨级码头泊位数十个。辖区海岸线长56千米,宜建码头的有21.4千米,按照交通部规划,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的有9.8千米,可建10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的有5.5千米。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和两岸“三通”进程的加快,泉港将成为福建三大主枢纽港之一,泉州亿吨大港的主体港区、两岸重要的货物中转地。

湄洲湾主航道一期工程长31.6千米,宽300米,设计底标高-16.5米,按全天候通航10万吨级船舶标准建设;二期主航道工程长38.6千米,按乘潮通航25万吨级船舶标准建设。 

空运

北有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相距约139到154千米),南有泉州晋江机场(相距约68千米)。

运输

2018年,泉港区水路货运周转量47.73亿吨千米,增长14.7%。港口货物吞吐量(肖厝港区)1931.88万吨,增长-3.1%。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8年,泉港区对接市人才“港湾计划”,实施“双创泉港”人才发展战略,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和享受工作生活待遇规定,100人入选市级高层次人才库,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9人次。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入选省级“两化融合”重点项目13个,22家企业认定为省市龙头企业,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65件、增长105%。

教育事业

2018年,泉港区投入1.6亿元,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19个,新增学位4140个;落实高中免学费、学前教育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惠及学生1.38万人,庄重文实小获评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泉港一中成为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建设学校。

文化事业

2018年,泉港区新建文创基地6个,新增文明礼堂6个、百姓书房5个,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方志馆建设代表福建省在全国作典型发言。泉港广播电视台获批设立。

卫生事业

2018年,泉港区实施名医带徒工程,开设周末名医工作室,完成界山镇卫生院整体搬迁和全区基层医院中医馆建设;后龙镇卫生院获评全国“年度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计生工作考核获全市第二名。

劳动就业

2018年,泉港区新增城镇就业57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51人。

社会保障

2018年,泉港区新建村级老年服务中心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8个,镇级敬老院采取“公建民营”模式连锁运作。

环境保护

2018年,泉港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7.8%,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全市第一。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处理等专项行动,建成美丽乡村“六大提升工程”建设项目34个,3个村获评省级旅游特色村,9个村入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和绿色乡村项目。

平安建设

2018年,泉港区破获九类黑恶典型案件49起,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93人。

历史文化

方言

泉港区的语言可以分成三大块:

纯闽南语系:山腰街道、前黄镇。

闽南语系和莆仙语系融合:涂岭镇中南部、后龙镇、峰尾镇、南埔镇:头北话,又称下路话。

纯莆仙语系:界山镇,涂岭镇北部:称顶路话。

音乐

北管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民间丝竹音乐,中国的北管现只分布在泉州,所以统称为“泉州北管”。相传是明清时期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通过海上运输、南下盐兵、淮河缺堤难民等渠道传入,与“南管”(南音)并称“南弦北管”。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南音

又名南曲、南弦,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南音起源于泉州南部,以闽南语音为主,始于何时,民间有种种传说,却未见历史文献记载。如从南乐的音阶、曲牌、乐器等分析推断,可能起源于唐代之前。它的成因、发展、成型,与历史上的晋代永嘉年间衣冠南渡、唐末三王入闽、南宋南外宗正司迁泉等三次中原人南迁大移民有关。文革期间,南音停止活动。20世纪80年代始,文艺复兴,以庄神生为代表的山腰南音艺人又开始活跃起来,其独树一帜的演奏风格曾被美誉为“北派南音”。

南音

铜管乐

此民间演艺团体俗称西乐队。据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十九路军兵败之后,有一位十九路军士兵不愿被国民党军队收编,就在山腰潜居,闲时教当地村民吹无按键的五音铜号。抗日时期,其又办起管乐队宣传抗日思想。这一演艺形式流传开来后,泉港出现不少西乐队,自20世纪80、90年代,成为当地殡葬仪队之一。当时一些学校也教习学生演奏,办起铜管乐队。

文管

泉港文管流行于泉港区界山和南埔、后龙等地,是由莆仙戏演化而来,传入泉港后由泉港地方方言演唱的一种民间音乐,既有纯器乐的演奏,也有以器乐伴奏结合表演的戏曲片段。界山镇位于湄洲湾南岸的泉港区北部,系泉州市的北大门,与莆田市仙游县毗邻,是泉州市和莆田市的交界地,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特殊,特别是临近莆田,与莆田的来往甚密,是泉港文管产生的主要原因。

戏剧

莆仙戏

福建省莆田、仙游地域文化的积淀与结晶,素以“宋元南戏活化石”和“南戏遗响”著称。剧目古老,有传统的保留剧目5000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古老剧目。音乐曲牌丰富,有曲牌一千多个,音乐歌舞“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音乐唱腔,风格独特;表演艺术具有古朴典雅、绚丽多彩的特色,表演基本功科目五花八门,千姿百态,个性鲜明。

表演程式揉合杂剧和民间木偶戏,行当脚色承袭南戏规制,其生、旦、净、末、丑、贴、外等七个行当,尤其“靓妆”一角,其源极古。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老舍先生1962年曾赞誉:“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莆仙戏自唐代形成至今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因泉港许多村民的先祖,于明清之前就是仙游县地已千年和自莆田、仙游一带迁徙而来,披荆斩棘,繁衍成村,莆仙戏也由此引入,并生根发展。

芗剧

芗江,是福建九龙江流经漳州时的简称。芗剧,顾名思义,是流行于漳州芗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其足迹遍及闽南和台湾等地区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芗剧是福建主要地方剧种中较为年轻的一个,它的前身是台湾歌仔戏,而歌仔戏又是由漳州一带的锦歌、车鼓、采茶和以后传入台湾的四平戏、白字戏、京剧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经过揉合吸收后形成的一个新兴剧种。因此,闽南芗剧与台湾歌仔戏同根同源。

泉港芗剧

泉港芗剧以漳州方言为戏腔,曲牌以芗剧传统曲牌、击乐以京班锣鼓经为主,基本轮廓类同台湾歌仔戏。芗剧在解放前夕传入前黄一带,迅速为泉港群众所接受,至20世纪60年代停演,1978年再兴起,20世纪80、90年代达到鼎盛。

高甲戏

又称戈甲戏、九甲戏,是福建省主要剧种之一,形成于清代中叶,主要流传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地区、台湾省,以及港、澳和东南亚华侨聚居地。高甲戏是由闽南化装游行、装扮故事而形成的。明末清初,泉南各地农村每遇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村民们装扮梁山泊英雄人物,配以闽南锣鼓和民间的“红甲吹”、“十音”之类曲调,参加游行队伍游行,间或就地表演以宋江故事为主的简短故事和各种武打技艺,只有道白,少有唱腔。这种形式的出现,很受村民喜爱,随着便有由儿童组成的业余戏班出现,演出节目仍为梁山泊故事,后来逐渐为成年人扮演的专业戏班所代替,称为“宋江戏”,艺术上有了发展提高,唱、做、念、打俱全,节目内容也较丰富。解放后,泉州高甲戏经过改革、创新,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甲戏在20世纪初传入境内,人们又称为南戏,主要在山腰、前黄、涂岭一带流行。

高甲戏

掌中木偶戏

掌中木偶戏又称布袋戏,国内外稀有,属于国家保护扶持剧种。在泉港属南派掌中木偶,主要受惠安涂寨辐射而发展。近百年来境内出现了涂岭驿坂村陈妈居、邱后村陈延生、山腰大前黄村黄乌猴等颇有名望的布袋戏班师傅。

舞蹈

樟脚舞龙灯

一盏盏花灯绑在木板上,根据每家每户男丁的数量,或8盏一排,或10盏一排,村民只要两头扛着木板游于乡间就可以了。花灯要固定在木板上,是家家户户都有的,每块约5米长,根据花灯的数量在板上凿出圆洞,将安放蜡烛的木桩固定在圆洞上。传统的樟脚灯笼是由藤条扎成,外面再裱上油纸,油纸灯笼通过底座上设置的U形铁条固定在木板上。花灯游龙时大家总是有意无意地烧掉几盏纸花灯,当地人称为“出灯”。来年还要补上几盏新灯,因为“添灯”闽南话就是“添丁”。为这个传承300多年的樟脚民俗带来一丝现代感。

樟脚舞龙灯

七星灯歌舞

七星灯是山腰、峰尾、前黄一带的村庄元宵民俗中一种吉祥的灯,人家相信这种灯能够庇佑早生贵子。它是在一根一丈多的竹竿顶挂着华丽的六角灯罩,每角系一盏纸制天地灯,俗称魁灯,有的还在灯罩上端糊着一只昂首的纸鹤。各村供奉七星灯的礼俗不一,如后张村是把七星灯奉在家中礼拜三日,然后把魁灯送给已婚未育人家,其余物件焚化;坝头一带是新添丁人家糊七星灯,供奉15日,以谢神灵;峰尾则把七星灯横列于一竹竿中,挂在门前朝拜三日,然后焚化。

泉港七星灯歌舞

山腰一些村庄还会在元宵节举行抢七星灯活动。华灯初上时,礼炮三响后,撑灯者举着七星灯,朝广场上众多抢灯者舞动,抢灯者等六盏魁灯从头上划过时,跃起夺灯,一时互相碰撞,欢声雷动,夺得魁灯者笑逐颜开,将其带回家中供奉。抢七星灯的民俗活动自文革之后已逐渐匿迹,但上世纪80年代始,一些民间艺人吸收其文化内涵,根据这种民俗活动独特的情景,编成民间歌舞。老艺人所编的抢灯歌舞《七星灯》,选南音、北管的小吹名曲《贵子图》作为舞曲,配上唢呐和打击乐,使整个舞蹈表现出喜气洋洋的氛围,特别是舞蹈中出现的男丑、女丑、老头、少女和儿童等角色,以不同的舞姿展现出活泼而又紧张、风趣而又幽雅的场景。1986年,《七星灯》经过加工,由惠安高甲剧团排练后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荣获创作、演出和编导一等奖。

技艺

“福船”制造技艺

中国“四大古船”之一的“福船”,是中国古代海船中的一种船型,是福建、浙江一带沿海尖底海船的通称,又称远洋木质帆船。早在宋、元时期,古城泉州的造船业就已经蓬勃兴起。以“峰尾黄氏造船世家”和王氏(王尧)造船师为代表的泉州造船人,更因其擅长制造“福船”而著称于世,其中黄氏造船人建造的“黑舶五青堰”船型便是“福船”的主船体。坐落在峰尾镇的黄氏元修古船模厂,就是展览馆内所展福船的“出生地”。黄氏元修古船模厂厂长黄唐安介绍说,据《黄氏族谱》记载,1405年,以峰尾“黄氏造船世家”黄元修率领的造船人参与了郑和的“下西洋之旅”,并筹划规模庞大的造船工程,负责工程规划、船艺设计、材料统筹和监匠训导等重要工作;至顺治十三年和康熙二十八年又相继参与郑成功、施琅为收复台湾而建造战船的工程事务,峰尾黄氏造船大师黄都受清朝廷任用为“道宪厦厂军工匠首领”。

施厝扁担拳

在泉港区域,“施厝扁担”可谓家喻户晓。它是当地人们喜爱的武艺拳种,是泉州南少林寺武功在民间的遗技。扁担拳的前身是泉州少林寺的护寺棍法,传入施厝后,村民以扁担演练少林棍法,故称“扁担拳”。施厝扁担拳套路有:三斧开天、七步势、十四式、二十四式、三十六式、七十二式和一百零八式。招式势势相承,兼枪带棍,拆练合一,其中诸多动作名称仍沿用古少林之武术术语。[7]

风景名胜

风景名胜

笔架山

位于惠安和泉港的交界处,海拔752.3米。山顶三峰相连,犹如笔架,山以此而得名。这里红花遍野、新绿满山、泉水淙淙、林涛阵阵,是一个休闲避暑胜地。笔架仙公寺传说因祀“何氏九仙”而名,是泉州仙公始祖。寺中两根巨大的青龙石柱,气势磅礴;左边是“仙公阁”,中间是“观音殿”,右边是“三宝殿”,三殿处于同一水平面。

樟脚古民居

从324国道泉港区段朝阳公路往里走三四千米,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即到涂岭镇樟脚村古民居,砌成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樟脚村还有大溪涧、金钟潭、观音山寺、陈平山烈士故居和纪念碑等。山坡上一层层上下重叠、一幢幢首尾相连的“石头厝”,俨然是一座古城堡。村里人说,村子里有一株年龄为700多年的大樟树,人爬到树上俯瞰,村子如在脚下一般,樟脚村因此得名。砌屋时依山就势,上下左右都不讲究布局。许多人家,同一座房子里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还得上几级石阶。户与户之间,都有石卵台阶相连。一般房子都用石砌到顶,也有上面部分垒土坯的。这些房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窗户少而小,据说是从防盗方面考虑的。

玉笏朝天

进入泉港境内的涂岭下炉,举目可见一块突兀的菇形顽石,即“玉笏朝天”。泉港人称,“玉笏朝天”凝聚着泉港人的精灵,象征着泉港人的拼搏冲劲。

前黄土楼

在前黄镇前黄村的西南面,俗称“土楼”,又名“定楼”、“黄素石楼”,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系黄素、黄堂官父子历时30多年建成的。楼高9.4米,长、宽各20.8米,为石构方形平顶四合式三层楼阁。楼内构房36间,楼外建72间环屋,共108间正辅房屋,连庭院总长75.1米,宽73.5米,占地约5400平方米。总体结构主次有别,统率有序,恢宏壮观,形成一个取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宏伟建筑群。

天岩湖

位于泉港区南埔镇西南的天湖村的天湖岩山上,北临湄洲湾,东毗五公山,南望净峰山,西邻观音山。因山上有个天然的湖泊而闻名。传说在唐开元年间,“八仙”发现这里景幽地美,曾聚集在天湖池畔奏乐欢歌。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时慕名前来游览,挥毫写下“天湖福地”四个字。有“金锁镇天湖”、“金龟背印”、“丹凤吸水”、“灵龟饮露”、“莲花宝座”等十大天然奇景。天湖岩山顶在明朝年间建有烽火台,以御倭寇侵扰。现遗址尚存,成为泉港区重要历史文物之一。

惠屿岛

俗称“横屿”,地处泉州市最北端,是横亘在湄洲湾中的一座岛屿,也是少有的海岛行政村之一。从东面的莆田秀屿或砾屿上看来,形似一条蹦出水面的大龙虾。岛的最北端,临海处的山势成“W”状,两侧突出于海面的半弧形山脊,俨然是龙虾的两条前足(最北端的虾足上立着一座大型灯塔);中间凹陷处的山丘酷似虾头,虾头上裸露出两块天然巨石,恰好点成了虾目。虾身蠕蜒至最南端的“南尾”,就更像是虾尾了。龙虾张口举爪,雄踞在湄洲湾的要冲之处。陆路不畅而水路交通发达,这龙虾扼三县(莆仙惠)水路咽喉,曾是海盗盘踞和出没的地方。

土坑民居群

刘氏古民居群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1980年,该古民居建筑群曾被列为惠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民居建筑群南面有座明·万历年间建造的白石宫,前面有清朝建造的南文武馆“选青斋”和北文武馆“凌云斋”。土坑村因其古民居建筑群,于2003年列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保存有27座明清时期二开进、三开进的大厝,占地面积26860平方米。

峰尾东岳庙

位于泉港区峰尾镇诚峰村圭峰小学对面。这里北障沙格,南近黄峰,与兴化吉口、湄洲诸岛互为犄角,自古就是一道海防要塞。明洪武廿年(1387年),为御倭寇侵扰,筑石构城垣,即峰尾城,城东旧城顶高阜,筑有烟墩烽火台。东岳庙就建在城之南门外旁,坐北朝南,占地668平方米。

圭峰塔

坐落于泉港区峰尾镇,位于湄洲湾南岸的峰尾半岛上。圭峰塔为四角重檐楼阁式的三层石砌塔。总高六米,底座实心,高2米,宽3.7米。上二层逐层收分。座上第一层高1.8米,边宽3.2米,面向东,设塔龛门。塔室内正中石壁上浮雕一菩萨坐像。右壁勒“重建圭峰塔记,门边镌一对联,写“作东南巨镇,起海国文明”。座上第二层高1.6米,边宽2.8米,门楣上阴刻楷书“圭峰塔”三字为额。塔顶上置葫芦塔刹高0.58米。

峰尾古城

位于泉港区峰尾镇,峰尾镇三面环海,一面连山,俗称峰尾半岛,古称“烽火岛”,又称“圭峰”,因后人仰慕先贤卢琦(号“圭峰”)而立此名,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与惠安的崇武镇、石狮的祥芝镇、以及晋江的深沪镇,并称闽南四大渔镇。峰尾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由于水陆交通便利,自古是名埠良港、渔商重镇,海上贸易发达,有“小上海”之誉。峰尾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独具特色的北管音乐、古船模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圭峰塔、峰尾古街、东岳庙、义烈庙、渔屋、五里海沙、峰尾湾、石眠床、石狗尾、城外海、东头祠堂、西头祠堂等闽南渔镇特色的人文景观。

沙格灵慈宫

位于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东端,北临湄州湾。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14—1368年),奉祀海神天妃。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修,坐北朝南,东西宽18米,南北进深22米,占地500多平方米。二进由山门、拜亭、两廊和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内悬挂一方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惠安知县胡文所立“海天元后”大木匾。拜亭为重檐歇山顶,内有八角藻井结构。宫有5对辉绿岩、花岗岩的透雕大石柱,均为清代惠安石雕艺术。

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浮粿

泉港浮粿,又称“泉港普粿”、“泉港普甲”、“泉港炸糕”,系泉港地方特色风味小吃(泉港即泉港区,系属福建省泉州市,位于湄洲湾南岸)。浮粿源自泉港一带是当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家常点心。

浮粿选用最新鲜的海蛎、瘦肉、米粒和当地特有的地瓜粉等为原料,调制成稠稀适中的浮粿团,用五角行模具定型,将浮粿团放到锅中炸至几分钟,出锅后的浮粿外酥里嫩。泉港浮粿皮薄而酥脆,内劲弹而不黏。

口酥

将花生、芝麻炒熟、捣碎,和糖成为内馅;以面粉调水,再加少许肉油,揉成面团,取一小团,以圆木棍或酒瓶等圆滑的东西擀平,平摊于手,将馅置于其中,捏拳使面团合拢成鸡冠状。一个个捏成之后,分批放入油锅炸熟,即成又酥又脆又香又甜的口酥。

蚵饼

又叫海蛎饼,泉港传统风小吃,具有浓郁的泉港味。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香,馅鲜美,可单独食用。

泉港人大多把蛎饼做早点下粥小菜,特别是蛎饼配吃稀饭,一干一稀,风味佳美。用大米和黄豆粉将海蛎肉、猪瘦肉、芹菜馅包起来炸制而成。成品为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香,馅鲜美,味荤。泉港人大多把蛎饼做下粥小菜,若与同吃稀饭味道更好。在泉港的大街小巷的小食摊上均有蛎饼这种点心。

蚵煎

泉港海蛎煎(闽南话为ǒu ā jīan,普通话译作“海蛎煎”),发源于泉州,是闽南、台湾等地的经典小吃。起源是先民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蚵仔煎据传就是这样的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所发明的创意料理。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台南安平地区一带的老一辈的人都知道的传统点心,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里搅拌入蚵仔、蛋、葱或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

九层糕

福建风味小吃。具有粿分九层,色彩丰富,外形美观,细嫩甜爽的特色。菜系:闽菜,特色:一是粿分九层,食用时可逐层撕开,饶有趣味;二是米粿软嫩,富有弹性。

著名人物

卢琦

卢琦画像

卢琦(1306—1362年),字希韩,号奎峰、立斋,惠安县后龙峰尾(今属泉港区)人。他又是元代一位大诗人,为元末闽中文学四大名士之一,著有《奎峰文集》10卷、《诗集》12卷,《四库总目》传于世。《惠安县志》评价其诗“出元代三十大家之上”。

王忠孝

王忠孝(1593—1667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生,字长儒,号愧两,南埔乡沙格村人。崇祯元年(1628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在中央财政部门管籍帐和田赋之事。康熙六年(1667年),王忠孝病殁于台湾,享年74岁。王忠孝是一位大学者,述作颇丰。著有《回居录》、《孝经解》、《易经测略》、《四书语录》及诗集、文集等。他的遗著后人辑为《王忠孝全集》,共12卷。

黄文惠

黄文惠字仲晋,明惠北忠恕乡六都前黄(今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卒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高崇谷榜举人,终官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市)知州。黄文惠出生于数代书香门第,父亲曾是县学庠生。他自幼聪颖好学,且性格刚毅。

黄文惠

郭良

郭良,字复吾,号北洲,泉港区山腰镇前郭自然村人,生于明朝正德十一年,卒于明朝万历十五年(1516年—1587年),享年72岁。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年)登进士,累官北京刑部主事至广东参议,万历六年三月十三(1578年)因病退休。《上郭郭氏家谱》记载明隆庆皇帝钦赐圣旨八道,褒扬郭良“佐朕维新之化”“共成弻教之凤”“赋政端严裼躬澡洁”“积有年劳贤声丕著”等,《福建通志》“署提学,以身律诸生”,《云南通志》“去滇之日,行李萧然”,《泉州府志》“正直忠厚、为世所宗”,《惠安县志》“宦履所至、皆有循绩”,《墓志铭》“吾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使入,而以贿入乎”等等,还有更多的“德才义孝廉”传统美德的文字记载。

黄正元

黄正元,字抡卿,号舜廷。清惠北鳌塘铺前黄(今泉港区前黄镇土楼村)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武举,光绪三年(1877年)中武进士。授御前侍卫,武翼都尉,诰封修职郎。

荣誉称号

泉港区是中国能源之都

中国北管古乐故乡

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

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

科技进步先进区

科普示范区

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

长寿之乡

海港文化之乡

北管音乐文化之乡

水密隔舱福船文化之乡

海盐文化之乡

福建森林县城

双拥模范城(五连冠)[2]

2016年05月21日,获“2016中国化工园区20强”,自2013年以来连续四年获得。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8]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9]

2021年10月,入选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福建省城市发展“十优”区。[10]


本文标题:泉港区(福建省泉州市辖区) - 娱乐圈事
本文地址:http://www.o-kml.com//yule/46224.html

    责任编辑:
    十八大后安徽被查省部级干部名单:安徽落马

    2023-11-06

    十八大后安徽被查省部级干部名单:安徽落马"老虎"汇总 ... [详细]

    抖音牛肉哥卖假酒被打事件 正善牛肉哥被杜子建骂原因

    2024-01-13

    抖音牛肉哥卖假酒被打事件 正善牛肉哥被杜子建骂原因 ... [详细]

    帝王妻(镜中影著小说)

    2023-03-02

    《帝王妻》是由镜中影所着的一本小说,于2009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主要讲述了本是江湖中一尾机警刁钻的鱼,峰头浪尖,自在来回,好友戏称其“妖鱼”,连滔天的巨鲨也敢招惹戏弄。她虽出身四大家族,却以为,侯门如海,今生和她再也没有关联,直到高贵温存的长姐谌茹,芳华于深官骤然殒逝,内情令人迷惑不安,优雅温润的姐夫会是祸头元凶。她凤冠霞帔,踏上一条与姐姐同样的道路,截然不同的风采却令得昔人大为感叹。 ... [详细]

    梁晶晶个人资料,梁晶晶图片,隋唐英雄梁晶晶

    2022-12-21

    梁晶晶个人资料,梁晶晶图片,隋唐英雄梁晶晶姓名:梁晶晶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身高:168cm三围:82/60/88星座:白羊座学历:四川音乐学院所属单 ... [详细]

    希望杯(全国性数学竞赛)

    2023-02-07

    “希望杯”邀请赛自1990年以来,已经连续举行了二十六届。26年来,主办单位始终坚持比赛面向多数学校、多数学生,从命题、评奖到组织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围绕着一个宗旨:激发广大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这一活动只涉及小四、小五、小六、初一、初二、高一、高二七个年级,不涉及初三、高三,不与奥赛重复,不与中考、高考挂钩,不增加师生负担,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该竞赛一直受到原国家教委的肯定,并被列入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名单中,同时愈来愈多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对邀请赛给 ... [详细]

    图酷

    图说天下

    资讯排行

    首页 - 娱乐圈事 - 体育圈事 - 两性情感 - 星座命运 - 奇闻怪事 - 历史故事 - 科技资讯 - 图说天下 - 知识百科 - 图酷 - 娱乐八卦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02-2021 无限魅力物联网 版权所有
    删帖请联系邮箱:meiyixinxi2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