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娱乐圈·争做八卦帝!

无限魅力物联网

温州实验中学(浙江省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3-02-27 04:54:33

温州市实验中学作为浙江省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拥有广场、绣山、南浦三个校区。其前身是“永嘉县私立建华初级中学”。走过六十多年风雨历程,温州市实验中学赢得了“中国名校六百家”、“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银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科研兴校200强”等辉煌荣誉。

中文名

温州实验中学

别名

温州实中

英文名

WenZhou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校训

团结、勤勉、创新

创建时间

1944年

类别

初级中学

类型

公立中学

现任校长

倪彤

知名校友

黄誉博

学生人数

6500人

教师人数

400人

所属地区

浙江,温州

主要院系

学校现有135个教学班

主要奖项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银牌学校;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

核心价值观

尊重、选择、等待

办学思想

走向教育民主,追求适性发展

办学理念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校区

广场路校区

学校简介

温州实验中学图片

温州市实验中学作为浙江省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拥有

广场、绣山、南浦

三个校区。走过六十多年风雨历程,温州市实验中学赢得了“中国名校六百家”、“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银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科研兴校200强”等辉煌荣誉。

学校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专家引领为手段,以案例行动研究为载体,打造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师队伍。学校有省特级教师2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位、市名师、名班主任9位,省教坛新秀7位,市教坛新秀、中坚、宿将38位,首届温州市学科骨干教师16人,国家、省、市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及以上60人次。目前,全校共有135个教学班,学生6500名。在职教职员工400人,其中高级教师90人,一级教师160人。师德高尚、经验丰富、教学艺术精湛的名师群体,充满人文气息与科学精神的课堂,洋溢着智慧与活力的学园,吸引四方学子纷至沓来。

学校以建设“全国有影响、全省知名的现代化、示范性、集团型学校”为办学目标,努力践行“厚文载德”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学校率先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谐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分层走班教学实验,积极探索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可行途径,不断创造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努力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近几年,每年都有70多人通过省艺术A、B级测试,300多人获国家、省、市级学科、科技、体育、艺术等竞赛项目奖,每年都有400多人跨入省级重点高中深造。

树教育品牌,展瓯越风采。温州市实验中学将让你梦想在这里变成现实,让你获得求知的满足,体验成长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校址沿革

1956年1月建华中学改为公办,校名为“浙江省温州第二初级中学”。

1958年7月,改校名为“温州市第六中学”后,温州民办新华中学并入,并招收高中新生。

1960年,校址由道后迁至东公廨现址(原温一中分部)。

1987年6月,增挂“温州实验中学”校牌;暂停招收高一新生。

1989年7月,正式定名为“温州实验中学”。

1994年下学期,结束高中,专办初中。

1997年7月,温州市政府决定:温州实验中学和温州第十中学实行联合办学。同时,在南浦兴建校区。

2002年7月,在原温州中学校址设立九山校区。

2003年7月,九山校区迁至横渎原温州卫生学校校址,设立绣山校区。

2007年9月,绣山校区更名为绣山中学,实行集团化办学。

2012年,绣山中学、第二外国语学校正式独立。南浦校区正式改为南浦分校。四个学校相对独立。

该校以严谨的教风、勤勉的学风、营造和谐精致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坚韧品格。学校先后获得“中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促进银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科研兴校200强”、“温州市示范初中”等荣誉称号.

2000年后,学校正按《温州实验中学“现代化学校”建设规划》,把学校办成名符其实的、在全国有影响、全省知名的“实验性”和“特色性”兼备的现代新型集团化学校。

学校目标

校训:团结、勤勉、创新

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材奠基

办学思想:“厚文载德”和“以人为本”

办学目标:建设全国有影响、全省知名的现代化、示范性、集团型学校

育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办学历史

创建伊始

原永嘉县私立建华初级中学照片

温州实验中学的前身是“

永嘉县私立建华初级中学

”,在原“

建国战时初中补习学校

”校址的基础上创办的,校长

陈纪方。

1944年,当时的建国补习学校由于管理不善,被省教育厅许绍棣厅长勒令停办,而由陈纪方先生接管整顿,并脱离国民党县党部社会服务处,改办为私立中学。私立建华中学择址道后原蚕桑学校址与关帝庙址(即今实验中学西区),当时学校资产为:教室十一间,课桌坐椅八百副,图书仪器、运动器具若干,资金共十三万元。 

校长陈纪方着意董事会采取节约措施,积极筹措资金修缮校舍,向社会各界劝募,修葺被日寇炸毁的教室和礼堂,使校舍得以改观;并呈报当时永嘉县政府转省教育厅要求立案,终至1944年6月23日获省厅批准创办。

抗日期间

但1944年下半年开学伊始,日寇南下,温州又遭第三次沦陷,建华被迫分为两部,分别疏散到永嘉瓯渠、平阳郑楼,办学条件更为简陋。校长陈纪方两地奔走协调,教师自刻蜡纸新编讲义,学生用土纸摘录笔记,教室晚自修用菜油灯照明。但即使如此艰难,因教师教学认真,学生学习努力,学校在当地声誉很好,次年春季入学人数大增。

次年抗战胜利,学校回迁。师生在欢欣鼓舞之余,回视校舍却是惨遭破坏,满目疮夷。而抗战胜利后的几年间国民党倒行逆施,物价飞涨,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当时教师薪酬以学米支付,校长陈纪方为最高,每月仅大米180斤,其余人员以5斤、10斤递减,一些骨干教师每周任课达20课时,如黄幻中等,而每月薪酬仅为学米160斤。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全体教师仍是十分敬业,毫不计较待遇;学校也多方努力,向社会各界筹款兴建学生宿舍、学校礼堂,修复校门、传达室、教务处、体育处、校长室,终使学校面目大为改观,招生数量亦不断增加。董事会又多方募得学田478亩,使其接近省厅规定的500亩学田标准,学校终于在1948年获省厅“中字张37199”代电“私立建华中学准予立案”。

建国之后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顷值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百业凋敝,各私立中学大多因学生少、质量差被当时温州军管会主任(市长)胡景提议停办,他建议各私立中学学生“可自愿转入瓯海中学、建华中学”。当时,省教育厅为了克服学校学生的经济困难,提倡“半工半读、自力更生”,建华中学也组织学生成立“工艺组”、“农牧组”、“小贩组”,并在校园内开垦园地种菜。当时《浙南日报》以通栏大标题《私立建华中学学生一面读书一面生产》报道了建华中学开展勤工俭学的情况。

1956年,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委员会命令(温教56字0360号),决定接收建华、瓯海、建国三所私立中学为公办中学,建华中学改名为“浙江省温州第二初级中学”。从此,学校改变了十二年来靠筹款、收取学费维持教学的状况。1958年,学校又改名为温州第六中学。1960年,学校整体搬迁至东公廨原温一中分部,校园面积扩大至28亩,并和市体委共用“八一”运动场。学生的学习、文体活动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与此同时,学校陆续兴建科学馆、跃进楼、实验楼等,办学条件日益完善。文革期间,社会受“读书无用论”思潮影响,教育事业遭遇挫折,教学设施得不到应有的维护与更新,“八一”运动场也被体委划去一半作为灯光球场,体育活动面积减少。

1970年,学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国营温州通用机械电器厂”(即后来的“温州塑料焊枪厂”),俾使学校办学有所补益。此后学校不断加强对校办工厂的管理,如实行厂长负责经营承包制等。1983年到1986年,校办厂连续四年被评为温州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88年还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校办厂的良好经营有力地支援了学校的办学和制度改革的实施力度,使学校在经济上有较强的能力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如新建了实验大楼、改善了理、化、生学科的实验硬件等。学校还采取“学校拨地,教工自筹资金”、“私建公助”等形式先后为教工兴建了广场后巷38号第二幢、水心“樱”第十二幢及洪殿李大房的六中教工宿舍,大大改善教工的居住条件。

1987年6月,市教委将温六中正式定名为温州实验中学,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强教育改革和教学科研的示范性学校。上级领导及百姓对本校的期望进一步提高,其扶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校容校貌日趋亮丽。在全民关注教育的大环境下,民间捐资助学风气也日益兴盛,在热心人士的资助下,学校又兴建了逸夫楼、耀荣体育馆等教学设施,校园开始呈现现代化学校气象。

1997年学校与温州第十中学实行联合办学,同时在南浦兴建分校,成为浙江省办学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但勤俭办学传统始终未变,除国家投资外,积极开辟群众投资教育渠道,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对教学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造,在全市率先建立校园计算机网络和温州实验中学网站,班班建有多媒体小平台,远程教育设备、地面卫星接收站、天文台、舞蹈厅、塑胶运动场等先进设施一应俱全,实现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2002年5月学校被市政府列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10所现代化名校之一,现有老校区将通过整合改造成精品校区,按照计划学校还将择址建造园林式新校园。

大事记

1956年1月建华中学改为公办,校名为“浙江省温州第二初级中学”。

1958年7月,改校名为“温州市第六中学”后,温州民办新华中学并入,并招收高中新生。

1960年,校址由道后迁至东公廨现址(原温一中分部)。

1987年6月,增挂“温州实验中学”校牌;暂停招收高一新生。

1989年7月,正式定名为“温州实验中学”。

1994年下学期,结束高中,专办初中。

1997年7月,温州市政府决定:温州实验中学和温州第十中学实行联合办学。同时,在南浦兴建分校。

2002年7月,在原温州中学校址设立九山校区。

2003年7月,九山校区迁至横渎原温州卫生学校校址,设立绣山校区。

2007年9月,绣山校区更名为绣山中学,实行集团化办学。

社会评价

建华中学办学伊始,虽是私立,但从陈纪方校长接手视事后,即重组校董事会,调整机构,另聘教员,视教师为学校之本。他延请当时温州较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及优秀青年任教、任职。如夏野士(剧作家)、沈炼之(后为名教授)、曾耕西(著名书法家)、潘澄濂(名中医)等人,都曾在温州实验中学留下辛勤耕耘的足迹。

解放后,市领导对该校也特别关注,师资力量不断加强,教学质量日益提高。在五十年代初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时,温州实验中学不少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教科研方面的成绩,一些教师还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了文章。在职教师形成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注重学术钻研、追求进步的教研风气,如董昭寿(楚平)、黄世中、叶长海等教师先后成为专家名教授。学校对于调配教师进校,师资培训工作都抓得极为严格,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日臻优异。即使在1958、1959年大炼钢铁、勤工俭学运动热潮中,学校对教学工作仍是没有放松。为此五十年代末学校党支部应市教育局之命总结经验,向全市各校介绍了《我们抓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给当时的教育界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十年代逐渐强调学校“以教学为主”原则,学校领导积极转移工作重点,进行调整,并在市委召开的文卫系统标兵单位党支部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温州日报》也刊登《政治挂帅,思想、教学、劳动三丰收》文章,介绍温州实验中学的先进经验。1963年,《人民日报》发表《努力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社论,中央下达《关于当前中学教育的几点意见》,学校即组织教工认真学习,要求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双基”,并在学生中开展比、学、赶、帮活动,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刻苦用功蔚然成风。经过长期的努力,1977年学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十所重点中小学之一。

八十年代以后,改革的春风提高了教育的地位,广大教师业务学习意识增强,教师队伍优化,教科研活动质量逐步提高。期间,许多教师在全国或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吕作昕老师的《我国指南针的问世在唐朝》的研究成果,把我国指南针的发明年代推前了三百年。特别是到80年代后期,学校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教职员工聘任上岗,建立教研室,教师钻研业务抓教学质量蔚然成风,班级间实行“千分制”竞赛你追我赶,中考成绩逐年提高并名列全市前茅,一大批敬业勤勉的教师被社会所认同。在鹿城区组织的中老年教师课堂教学评选活动中,温州实验中学王祥麟、程增辉、胡楚平、叶冠春、潘淑锦五人被评为优胜者;张淑琴、池澈老师先后被授予“温州市劳动模范”称号,池澈老师还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同时学校进行“异步教学法”、“英语三L教材”、“数学自学法”等教学课题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九十年代开始,特别是1997年两校联合办学以后,学校重视师德建设,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禁止有失师德师范行为,对表现不好或不适应本职工作的教职工予以试聘、待聘或辞退,师风更趋纯朴。同时,强化教师业务培训,重视学科带头人培养,制订《青年教师培养条例》,实施师徒结对、专项培训、参与课题实验等,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期间,温州市开展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温州实验中学参赛教师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青年教师胡珏、朱俐、谭修平、黄慧、陈姬姜、李君、戴小红代表温州市参加国家和省业务比赛均获一等奖;胡珏、朱俐两人被评为省教坛新秀,王五一、陈锋被评为省特级教师;5位老师考取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校教师大学本科率达70%。学校推动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的教学改革,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为顺利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广大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撰写论文获奖数居全市前茅,每年立项的市级以上课题在10个以上。王朝曙、胡珏、虞缓缓老师的《初中思想政治课“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和王五一老师的《新世纪美术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分别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九五”期间教科规划重大研究成果二等奖。

2002年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温州实验中学聘请外籍教师(证书号3303043)的资格,友好学校英国雷丁派克学校女教师Miss Ann Munday来校进行短期教学交流,此后每年都有外籍教师担任学生口语及外语教师培训工作。同时学校也选派干部和教师到英国、澳大利亚等进行短期培训和教育交流,组织学生到国外参加英语夏令营。同年,温州实验中学获准在全国范围内招聘骨干教师,第一批引进金戈、王崴然等教师23名。骨干教师的不断加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5年前,学校有市名师、名校长7人,省、市教坛新秀25人,教师基本功比武获市级一等奖以上50多人,市级以上劳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80多人。享有盛誉的名师群体,以其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创建了洋溢着智慧与活力的校园,构筑了充满人文与科学精神的课堂。

学校建校的前三十多年,风云变幻,事变迭起。从建校伊始,历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民国末年百业凋敝,乃至解放之后文革之前各种政治运动,斗争风潮此起彼伏交相更迭,而广大学生既能关心国家、关注社会,热情地投身于时代热潮,也始终能把刻苦认真的读书学习放在主要位置。

教学成就

学校田径运动会落幕

建华中学办学伊始,虽是私立,但从陈纪方校长接手视事后,即重组校董事会,调整机构,另聘教员,视教师为学校之本。他延请当时温州较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及优秀青年任教、任职。如夏野士(剧作家)、沈炼之(后为名教授)、曾耕西(著名书法家)、潘澄濂(名中医)等人,都曾在温州实验中学留下辛勤耕耘的足迹。

六十年代逐渐强调学校“以教学为主”原则,学校领导积极转移工作重点,进行调整,并在市委召开的文卫系统标兵单位党支部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温州日报》也刊登《政治挂帅,思想、教学、劳动三丰收》文章,介绍温州实验中学的先进经验。1963年,《人民日报》发表《努力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社论,中央下达《关于当前中学教育的几点意见》,学校即组织教工认真学习,要求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双基”,并在学生中开展比、学、赶、帮活动,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刻苦用功蔚然成风。经过长期的努力,1977年学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十所重点中小学之一。

八十年代以后,改革的春风提高了教育的地位,广大教师业务学习意识增强,教师队伍优化,教科研活动质量逐步提高。期间,许多教师在全国或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吕作昕老师的《我国指南针的问世在唐朝》的研究成果,把我国指南针的发明年代推前了三百年。特别是到80年代后期,学校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教职员工聘任上岗,建立教研室,教师钻研业务抓教学质量蔚然成风,班级间实行“千分制”竞赛你追我赶,中考成绩逐年提高并名列全市前茅,一大批敬业勤勉的教师被社会所认同。在鹿城区组织的中老年教师课堂教学评选活动中,温州实验中学王祥麟、程增辉、胡楚平、叶冠春、潘淑锦五人被评为优胜者;张淑琴、池澈老师先后被授予“温州市劳动模范”称号,池澈老师还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同时学校进行“异步教学法”、“英语三L教材”、“数学自学法”等教学课题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九十年代开始,特别是1997年两校联合办学以后,学校重视师德建设,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禁止有失师德师范行为,对表现不好或不适应本职工作的教职工予以试聘、待聘或辞退,师风更趋纯朴。同时,强化教师业务培训,重视学科带头人培养,制订《青年教师培养条例》,实施师徒结对、专项培训、参与课题实验等,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期间,温州市开展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温州实验中学参赛教师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青年教师胡珏、朱俐、谭修平、黄慧、陈姬姜、李君、戴小红代表温州市参加国家和省业务比赛均获一等奖;胡珏、朱俐两人被评为省教坛新秀,王五一、陈锋被评为省特级教师;5位老师考取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校教师大学本科率达70%。学校推动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的教学改革,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为顺利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广大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撰写论文获奖数居全市前茅,每年立项的市级以上课题在10个以上。王朝曙、胡珏、虞缓缓老师的《初中思想政治课“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和王五一老师的《新世纪美术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分别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九五”期间教科规划重大研究成果二等奖。

2002年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温州实验中学聘请外籍教师(证书号3303043)的资格,友好学校英国雷丁派克学校女教师Miss Ann Munday来校进行短期教学交流,此后每年都有外籍教师担任学生口语及外语教师培训工作。同时学校也选派干部和教师到英国、澳大利亚等进行短期培训和教育交流,组织学生到国外参加英语夏令营。同年,温州实验中学获准在全国范围内招聘骨干教师,第一批引进金戈、王崴然等教师23名。骨干教师的不断加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在,学校有市名师、名校长7人,省、市教坛新秀25人,教师基本功比武获市级一等奖以上50多人,市级以上劳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80多人。享有盛誉的名师群体,以其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创建了洋溢着智慧与活力的校园,构筑了充满人文与科学精神的课堂。

校情总览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银牌学校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单位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

全国示范家长学校

浙江省文明学校

浙江省绿色学校

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

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

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

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

温州市首批现代化学校

温州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

温州市实验中学是一所在温州市起示范性和实验性作用、在浙江省内外具有深远影响的集团学校。

未来展望

素质教育一以贯之,树兰滋蕙水到渠成。近年来,学校以“团结、勤勉、创新”为校训,把为培养高素质人材奠基作为教育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严谨的教风、勤勉的学风、营造和谐精致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坚韧品格。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学生,数年来,温州实验中学除升入重点高中人数在全市始终稳居第一外,参加温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已连获十四届冠军;市中学生艺术节也稳居榜首;每年都有70多名学生通过省艺术A、B级测试,300多人在学科、科技、体育、艺术等竞赛项目中获国家、省、市二等以上奖励。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70年来,实验中学以人为本,关注社会,化他山之石,纳百川之长,铸就了一路的辉煌。[2]面对盛誉,实验中学人并不满足,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全省知名的示范性集团化的学校是实验中学人共同的目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培育桃李,香远益清。

展望未来,实验中学人实验中学人将继续发扬60年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和追求卓越的革新精神开拓进取,屹立时代潮头,引领春风!


本文标题:温州实验中学(浙江省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 - 娱乐圈事
本文地址:http://www.o-kml.com//yule/28478.html

    责任编辑:
    龙头鱼(一种鱼类)

    2023-08-16

    龙头鱼(学名:Bombay duck),又称印度镰齿鱼,俗名叫狗母鱼、虾潺、龙头鲓、豆腐鱼、细血、狗奶。系龙头鱼科龙头鱼属、近海底层鱼类。体柔软,呈长形,稍侧扁。头中等大,头背稍圆,体长约400mm。生活在海岸和海口的浅水海区,分布于中国黄海南部、东海、南海,朝鲜、日本、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及非洲东岸。此鱼只有一条主骨,并且主骨柔软,其鱼的鱼骨细软如胡须,因此浙南柳市、台州、温州、丽水一带的人就形象叫它为水潺,就是说它像水一样柔软。杂食性,以小鱼、小虾、底栖动物为食。 ... [详细]

    乐华七子是谁都有哪些人 乐华七子next个人资料简介

    2023-11-10

    乐华七子是谁都有哪些人 乐华七子next个人资料简介 ... [详细]

    泉州发生特大交通事故粤S656A9一家六口五人亡现场组图

    2022-09-28

    福建泉州交管部门5日晚证实,5日下午,泉(州)南(安)高速路上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据了解,死者一家住在惠安县净峰镇墩南村,在广东做生意,春节回老家过年。5日,惠安村民王国喜载着父亲、母亲、妻子、6岁的儿子和12岁的女儿到住在泉州的姑姑家做客,并到泉州开元寺游玩。下午,一家人坐车回家,谁知在路上发生了事故。除坐在事故车辆副驾驶座上的父亲受伤外,其余人全部死亡。目前... ... [详细]

    盛夏晚晴天中夏晚晴身世揭秘

    2022-10-12

    盛夏晚晴天中夏晚晴并不是夏董事长亲生的孩子,是领养的,她同父异母的妹妹靖媛是乔津帆的初恋情人,也就是乔津帆口中说的我爱的那个人也不会回来了,所以我不会背叛你就是指她,夏晚晴生于军事家族,她的亲生母亲离开他父亲后死了,把她托付给了夏董事长,其实这点她一直都是知道的只是没告诉所有人,所以她才这么的要强,不认输,离开夏氏工作。她的生母是她生父的原配,而且他父亲到现在也深爱着她的母亲,她母亲把信物留给了晚... ... [详细]

    2019年18号台风米娜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最新位置走向影响

    2024-03-22

    2019年18号台风米娜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最新位置走向影响 ... [详细]

    图酷

    图说天下

    资讯排行

    首页 - 娱乐圈事 - 体育圈事 - 两性情感 - 星座命运 - 奇闻怪事 - 历史故事 - 科技资讯 - 图说天下 - 知识百科 - 图酷 - 娱乐八卦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02-2021 无限魅力物联网 版权所有
    删帖请联系邮箱:meiyixinxi2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