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娱乐圈·争做八卦帝!

无限魅力物联网

楼观台(陕西周至县的道教圣地、国家AAAA级景点)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3-02-23 01:52:30

楼观台,又称“说经台”,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十五公里的终南山北麓,道教文化的发祥之地,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和“仙都”之称。

楼观台名胜风景规划区323平方公里,有楼观景区、金牛坪景区、木子坪景区和就峪景区。楼观为核心景区,主体景观说经台,传说老子在此讲授过道德五千言。有宫观30余座,其中中国书法名碑1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古树7种20余株,翠竹环拥,林木葱郁。

1978年以来,楼观台开展旅游事务接待,年均国内外游客50余万人次,共接待外国游客2万人次。成为西安的旅游热点之一。

中文名

楼观台

开放时间

09:00~17:00

门票价格

55.00元

景点级别

AAAA级

所属城市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所属国家

中国

适宜游玩季节

3月-11月

建议游玩时长

2-3小时

历史沿革

周康王时尹喜好天文星象之学,结草楼于此,观星望气,静思至道,所以叫“楼观”。康王闻而拜为大夫及东官之友(皇子的老师)。老子西行至关,尹喜辞关令之职,迎老子至古宅楼观,执弟子之礼。老子乃著述《道德五千言》授之。现今的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授道之坛,即《道德经》的产生地。

自周代开始,历代朝廷均曾相继在尹喜故居楼观台建庙立观,形成了众多的宫、观建筑群。历史上宗圣宫是楼观台的中心。唐武德三年(620)春,唐高祖李渊亲率文武百官千余人到楼观台拜祭老君,并宣称:“老君乃吾圣祖也,今为社稷主,不有洪建,其可已乎?”于是诏改楼观台为“宗圣观”,赐米帛,以供观中修补之用,以示感恩。唐玄宗时再次扩建,使其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和道教圣地。唐代玉真公主隐居楼观修道近50年,对楼观台影响很大。宋、明时期,楼观台得以扩建整修,香火很是旺盛。明清两代,楼观台遭洪水浸袭,兵祸之灾,逐渐衰落。清末时,宗圣宫已废毁,唯说经台(老子祠)保存完整。

据史料记载,封建社会先后有60多位皇帝到楼观台拜谒祭祀,是封建帝王去的最为集中的道教圣地。

楼观台有关道教的历代碑碣和雕铸器(唐、宋、元、明、清较多),有唐、宋、元、明、清名人题诗词100余首,有世代传唱的道教音乐“道情”。

自然景观

楼观位于秦岭山脉的终南山北麓中部的山前台原和浅山区。南依秦岭,千峰耸翠,犹如重重楼台相叠,山间绿树青竹,掩映着道家宫观,古称石楼山。山前梁岗起伏,属于黄土丘陵,楼观现存的核心景观说经台,建在海拔580米的山岗上。台北与扇形的土坎相连,面向如画的秦川渭水,宋代苏轼游此吟有名句:“此台一览秦川小。”

楼观台图册楼观台图册楼观台图册楼观台图册楼观台图册楼观台图册楼观台图册

沿说经台卵石路南行,越翠竹林海,拾级而上,登山2.5公里,松林尽处,是海拔950米的翠薇峰。峰巅有高炉,世传为老子炼丹炉,在炉旁的古庙院中北望秦川,恍若棋盘的阡陌道路,点缀着绿树如云的村落,烟岚横断,远接蓝天。自说经台向东南行,幽竹夹道。下闻溪水淙淙,水底砾石,晶莹剔亮,石间游鱼,忽来忽往,竹拂水面,清韵悠悠。忽闻隐约而来的轰轰咚咚声,犹如社火锣鼓。待人觉得面目润泽清爽时,忽见飞瀑,自山腰飘落河中,这是闻仙瀑布。再向上攀,进入竹海,脚下软绵绵的竹叶,伴着竹韵,沐着竹叶筛下的细碎阳光,登上海拔1350米的峰顶,见仰天池,南望千山万岭,苍苍莽莽,直接巴蜀。

由说经台东行2.5公里,进入田峪,沿宽坦缓高的谷道南行,野花迷眼,奇树遮天,河水奔泻,天上行云,身边流水,赏心悦目。越魏晋古迹十老洞,过九焰乡政府驻地栗子坪,进入金林峡,夹岸陡壁,险滩急水。400米峡区,步步有奇景。南行跨过铁索桥,入兴凤峡,路窄苔滑鸟鸣涧,山青水秀林静幽。再西行入野牛河,沿途号称“十里飞瀑”。前行如雷声贯耳,5米多高的峭壁上,垂挂着丈把宽的瀑布,飞珠溅玉,落入绿盘似的潭水中。潭前是天然巨石相勾连的石门,仅容两人侧身而过,天险景奇。门洞前的悬崖绝壁上,有成千上万只飞燕,飞出飞入。前行2公里,河道突然直立,竖起6米高的陡崖,河水竟然在崖壁雕刻出婉蜒而下的光滑石槽,流水沿石槽飞泻而下,如游来银龙。再行即到龙潭,潭如满月,深宽各约30米,水面粼粼波光,水中莹莹墨绿。潭前是著名的龙潭飞瀑,瀑布从高20米、宽10米的半圆扇面悬崖上,平滑匀称地泻入潭中,溢出亮晶的泡沫。岸边曾是村民祭龙祈雨的平台。

由金牛坪向东行15公里,登上海拔2720米的秦岭第二峰首阳山。盛夏时,高山草甸上风涌绿浪,花如繁星。山顶的风化岩石,千姿百态,环绕着碧波荡漾的天池。旁有铁板庙、太白庙和万仙庙,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铁铜器及雕刻的石碑、石雕等。每年农历四月八庙会,正值杜鹃林万花怒放、游人络绎不绝。

沿田峪河畔东南行,入四十里峡,这里原是陕南通往关中的古道之一,偶而可见古栈道遗迹。峡谷夹道,绝壁入云。从河水堆积的漫滩上,入峡5公里,峡愈窄,崖愈险,头顶一线青天,路傍一溪青流。四十里峡被游人誉为似三峡,非三峡,胜过三峡。出峡谷,顶天立地,一面绝壁,耸立面前,人称一堵墙。前行入阎王沟口,两道瀑布相叠,各高20米,宽5米。

自四十里峡南行,东达田涝沟,西到旺子沟溶洞群。田涝沟景观神秘而惊险,沿河畔逆行5公里,悬崖断壁拔地而起,沿小路扶摇盘旋而上,有一宽展的平台,谓望乡台。在台沿俯首而望,崖下一顷深潭,墨绿森然,冷气扑来,凉彻心骨,谓阴司潭。沿路东南而下,岩石陡峻惊人,古树枝柯横卧,藤条勾连悬挂,称为蛇蜕壳路。前行河床渐陡,水流湍急。沿路进入密林,左盘右旋而上,这段路被称为鬼推磨。上到山顶,一边是悬崖百丈,河水涛涛。一边是石牙石笋如林,犬牙交错。此段路被称为老鼠牙岔骨。前面绝壁环抱,一水中流,泻入潭中,号为阎王潭。

楼观台风景名胜区山青水秀,无污染,无噪音,空气清新。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夏季清凉爽快,秋夏低温多雨,冬春干寒有雪。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宜于避暑。区内河水流量丰沛,清彻透亮,水质纯净,属重碳酸钠型。植被覆盖率85%,主要为次生林,次为人工林和原始森林。

人文景观

从楼观台站下汽车,站的东北为唐代玉华观遗址。玉华观为唐睿宗第九女李持盈修道的别馆。开元十八年(730)诗人李白来观中,拜会玉真公主,驻此赋诗两首。

由此南行,绿竹丛中,白墙之内,古树参天,碑石肃立,宫殿台基,高大宽平。这是占地18150平方米的宗圣宫遗址。遗址内草楼观、三清殿、牌坊等文物历历中目,古银杏树已历两千余年,老树虬枝,生机勃勃。

再南行500余米,路东一方方竹林,深绿浅碧各相异,高低粗细殊不同,有110余方。这是名竹荟萃的中国第二个竹类品种园。路西是园林花卉苗圃,品种繁多,仅月季就有近百种。在高大的梧桐树和湿地松身后,露出秦岭珍稀动物养殖场,房舍中大熊猫憨态可掬,金丝猴翻腾跳跃。

经仙都饭店,入森林公园,宽阔的大道旁,修竹参差,枝叶婆娑,一片片的竹海绿浪,一层层地涌上山坡。

向东入山门,上说经台,碑堂陈列着历代碑石,有唐代欧阳询秀劲恢宏的隶书,有宋代苏轼高古纵逸的题跋。台阶道旁有陕西著名古树青檀、皂角树、大榉树、榔榆数十株。路过灵官殿,登台顶,沿中轴线成排列着4个院落,有老子祠等古建筑146间。

说经台向东南上仰天池,向南上炼丹炉,向西为化女泉。再向西为大秦寺,是全国仅存的唐代基督教遗址。寺塔巍峨壮丽,寺南为五峰丘木山,寺西塔峪村,据向达等人考证为唐代五郡城。《大英百科全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均载:在大秦寺出土了《大唐景教流行中国碑》(一说出土长安)。

再向西过就峪河,河西岸大陵山角,为老子墓。沿山道盘旋而上,为吾老洞,建有四合院古建筑数十间。

名胜古迹

名胜

一、台、寺、观、院、塔

说经台(即老子祠),为楼观台中心建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海拔580米高岗上,相传老子曾于此讲经。始建于唐武德二年(619),蒙古太宗八年(1236)重修扩建。“说经台万峰环拥,三面屏开,大川横展,周秦遗墟,汉唐故址,皆历历在指顾中,号地肺(即终南山)第一福地”(《元重修说经台记碑》)。明清有修葺,面积9432.5平方米。坐北向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有:山门、老山门、灵官殿、启玄殿、斗姥殿、救苦殿、后山门,中轴线两侧有配殿、厢房、碑厅,俱系明、清风格。中心殿堂启玄殿,面阔3间,进深3间,歇山顶,青布瓦,抬梁式结构,檐下施旋子彩绘。另有唐以降诸代碑石42通,石狮2对,铁钟磬、铁狮、铁炉等。

大秦寺,在楼观台西约1.5公里的塔峪村南秦岭北麓,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始称景教寺(基督教)。唐天宝四年(745)改称大秦寺。唐宝应元年(762),郭子仪副使基督教徒伊斯重建大秦寺,成为全国4大景教寺之一,教士信徒开大会庆祝50天。唐建中二年(781)建大秦寺塔,今存。塔身正8角形,8层,高约35米,塔基周长44米,塔顶完好,塔底层有塔心室,塔身已向西北方向倾斜。1957年5月31日陕西省公布大秦寺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出土震惊中外的《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叙述景教在唐朝150余年的历史。(一说出土于长安)。

大秦寺有正殿3间,已改为佛寺。苏轼《大秦寺》诗云:“晃荡平川尽,坡陀翠麓横。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原田浩如海,滚滚尽东来”。

延生观,即玉真公主出宫入道处。在楼观台西约3.5公里就峪口,曾称玉真祠、升天台。明嘉靖元年(1522)《重修古楼观下院延生观记》碑云:唐睿宗女玉华公主修道于楼观之北,道成飞升……明景云间敕额名曰延生观。李白《玉真仙人祠》云:“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飚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化女泉道院,在说经台西南约1.5公里的前东明村南。院内有化女泉两眼,传说老子植杖化为女子,以验弟子徐甲之心,及拔杖,水涌出,名化女泉。泉水清洌,清甜爽口。

衣钵塔,位于说经台山门外山脚,为平面六角形三层楼阁式实心砖塔。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高10米,边长0.95米。每层塔角有砖雕斗拱,檐下有砖雕花草图案,攒尖顶。底层南侧正中嵌石刻铭记两方,楷书。记道士朱教先等为其师刘合仑建造祝寿塔缘故、经过等。1990年修葺。

二、洞、池、炉、石、树

迎阳洞,在说经台东约6公里乡赤峪口内东山腰。为唐末道教祖师之一汉钟离修道处,系天然石洞。有人工修凿痕迹,高3米、宽2.5米、深4.2米。洞口顶部凿刻楷书匾额“迎阳洞”,上款不详。洞口原有砖木建门楼,已毁。

吕祖洞,位于炼丹峰左侧山谷的闻仙沟口,传为吕洞宾修炼的地方。洞前有亭,亭左有七星楼。清康熙年间知县马芝重修。说经台老君殿东墙存《二仙图》,线刻汉钟离与吕洞宾图像。明万历年间,刻《说经台吕公洞题咏》碣2块,1镶于道观庄房墙壁(今四圣殿阶前),1镶于说经台老君殿西墙。

吾老洞,位于楼观台西2.5公里西楼观山颠。明代万历四年(1576)重修。《重修吾老洞殿宇记》碑竖于吾老洞院内;康熙二十年(1681),知县章泰重修。吾老洞宽1.5米,高2米,深6米。有1略呈圆形的大厅,可容20余人,然后直下3米,径1.5米。前行,洞身拐向西南,径1.65米,冷风袭人。清乾隆年间周至知县邹儒《吾老洞》诗云:“吾老古洞名,有墓称老子……遥遥几千年,竟作先贤累,难怪洞中风,昼夜号不止。”

仰天池,在今楼观台主峰东南7.5公里的显灵山巅,海拔1350米,有小道盘旋而上,池面积约2亩,深2米。池旁八卦楼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亦称栖真亭,8角2层圆顶。底层中安放老君石像1尊,明万历十四年(1586)造,高1.4米,彩绘,神态祥和,工艺精美。据民国《楼观台志》载:仰天池,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其域南至十老岭,北至元始岭,东至短刹沟,西至清水沟。相传为老君炼丹醮火之用。清赵吁俊《仰天池》诗曰:“种竹连朝暮雨天,雨晴人在画图边。朱楼翠阁山山寺,绿树清泉处处田。径僻遥闻幽馨发,林深时见老僧还。平生最惬瞿云里,到此浑忘浊世缘。”

卧牛池,清康熙《周至县志》载:卧牛池在宗圣宫西南百步。老子入关驾车之牛,徐甲牧之,卧于此地。

上善池,在说经台前西凉亭南侧,始建于元,亭为8角形,八卦悬顶。池用石砌,8角形,径2.75米,深2.22米,内壁石龙吐水,终年不涸。世传老君炼丹药溶于其中。元至元二十年(1283)曾以此水化解时疫。元翰林院学士赵孟頫书“上善池”3字铭石,竖池北亭内,今存。

老君炼丹炉、晒丹石、丹井,位于说经台南炼丹峰顶,海拔950米,距说经台1公里余。相传有炉两座,上日金炉,下曰银炉,皆为老君炼丹的八卦炉。今峰颠之炉,是明代所建,砖砌炉灶形建筑。坐北向南,南面辟砖拱卷门,砖砌穹窿顶。炉内原有老君石像,已佚。

清乾隆《周至县志》载:在县东南三十里有晒丹石,又有丹井,老子炼丹于此取水。民国《续仙境志》录旧志云:丹井在说经台下,其旁有晒丹石,上有炼丹炉,皆仙迹也,今尚存。

响石(碾药石),原置说经台老君殿后院中央。世传为老子炼丹碾压之石。8角形,取八卦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之意,以木击之,锵然响亮,清越韵长。今存老子祠后。

古银杏树,在宗圣宫遗址北。为雄性,高16.2米,胸围323厘米。日本有此树的记载。1978年失火,仅残留半边烧空的树身和几股枝杈,依然葱笼挺立。

系牛柏,在楼观台北1公里处,传为老子系牛之柏。清康熙《周至县志》载:系牛柏在宗圣宫山门内偏东,元至元元年(1335)三月,皇子安西王特遣提举段德,断石为牛安置其下,以显当时之迹。元元贞元年(1295)夏立《古楼观系牛柏记》碑于宗圣宫山门内东侧。今柏高15米,胸径1.3米,古貌苍苍,枝叶繁茂。《陕西森林》中的陕西古木,楼观台有:

三鹰柏,树已枯,老枝虬结曲伸,极象3只雄鹰踞于枝头,相互顾盼。

雌银杏树,在说经台前院,高27米,胸径1.23米,树龄680年。

青檀,说经台前有2株,高12米,胸径0.3米,树龄五六百年。

黄连木,在道观西,高25.5米,胸径1.04米,树龄500余年。

皂角树,在说经台院内,高27.8米,胸径1.03米,树龄约四五百年。

大榉树,楼观有数株。说经台前的1株,高31.8米,胸径1.72米,树龄500余年。

榔榆,说经台前有10余株,最大的1株高20米,胸径1.72米,树龄500余年。

1987年森林公园新建迎旭亭,怀苏亭,聚仙亭,松涛亭,观鱼池,遇仙铁索桥等。

遗址

宗圣宫遗址,在说经台北1公里今楼观镇西行村。元中统四年(1263)《重建宗圣宫记碑》载:原系春秋函谷关令尹喜故宅,后因老子于此讲学而闻名,南北朝时创建道观。唐武德二年(619)和元太宗八年(1236)相继扩建。占地18150平方米,坐北向南,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宗圣宫、玄门、列祖殿、紫云衍庆楼、三清殿、文始殿、四子堂又名四圣殿等。“初入山门气象幽,春风先到紫云楼,雪消碧瓦六花尽,烟绕丹楹五色浮”(宋章子厚(章惇)诗句)。“瑶花琪树间霓旌,十二珠楼接五城”(元萨都刺诗句)。现均已毁。三清殿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内可见琉璃建筑构件,覆盆状石柱,莲花、龙纹瓦当,以及条砖、板瓦等。另存宋、元、明、清诸代碑石15通,石牛1对,石狮2对。

会灵观遗址,在说经台东南200米闻仙沟东岸,创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元至顺二年(1331)毁于水灾。面积约350平方米。存殿堂基座,平面呈长方形,约50平方米。另有元大德四年(1300)立《重建会灵观记碑》及莲花纹、龙纹瓦当。会灵观塔60年代尚残存3层。为正方形阁楼式砖塔,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存塔基,40平方米。另有条砖及塔基压阑条石3件。

吕祖洞道观遗址,在说经台东南百余米。传说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曾于此修道。唐僖宗乾符年间凿3孔土崖洞。明万历年间加建道院,占地290平方米,原有石牌坊、七星阁、八卦亭及围墙。存明《重修吕祖洞碑》,石牌坊构件及条砖小板瓦。

玉华观遗址,在说经台东北近百米,是唐景云中玉真公主修道的别馆。开元十八年(730),李白为仕途之事,来此拜会玉真公主,作《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慰张卿》2首:“秋坐金帐馆,繁阴昼不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元至无二十三年(1286)扩建,清同治初毁于兵燹。面积1000平方禾。中间可见正殿殿基,平面呈长方形,100平方米,砖石砌,高0.50米。另有条砖、板瓦、花草纹瓦当及长芳形石条等。

原始玉清宫遗址,在楼观台东5公里外今集贤殿镇村南300米。建在原始台商阜上,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1966年被拆除。占地4500平方米,中部可见砖石砌正殿殿基,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0平方米。存有元大德二年《原始玉清宫记》碑,另有仰莲、石柱础、透花脊饰及条砖、筒瓦等。

遇仙桥遗址,在楼观台西约3公里西楼观西,就峪河上。据《周全县志》载,建于元代,传有神仙于此相遇。原系半圆拱单孔石桥,东西向,长11米,宽3米,60年代被洪水冲毁。今存东西桥墩,系天然岩石稍加雕凿而成,高约2.2米,宽2.5米。

老子墓,在楼观台西约3公里西楼观西300米。老子即李耳、字聃,生卒不详,春秋晚期(前500年左右)陈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任东周柱下史。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五千言。道教尊为经典。《水经注》载:就水出南山,北迳大陵四,世谓老子陵。墓在就峪口就峪河西岸,依山为陵,陵山海拔730米,顶有天然石洞,高2.18米,宽1.40米,深不可测。据明《重建吾老洞殿宇记》碑载,洞内有石函,葬老子头盖骨。原有吾老洞道观,已毁。存有《重建吾老洞殿字记》碑及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立老子墓碑2通。

尹喜墓,在楼观镇西行村南200米,相传尹喜为春秋时潼关令尹,春秋时天文学家。生卒不详。墓地面积180平方米,有清道光年间立墓碑1通,青石质,残泐较重,另有石羊1对,已湮没于地下。1968年平整土地时被毁。墓碑现存宗圣宫三清殿西南,圆首,无碑额碑座,碑面雕有丁字纹图案边,中央隶书“周大夫尹喜墓”6大字。

失存的古迹

尹喜祠,清康熙《周至县志》记:在县东南30里三清殿北,文始殿即其故址。明《终南仙境志》云:汉武帝立宫于观北,曰:文始祠。唐初始建文始殿,金末毁废。元大德间重建,大德七年(1303)落成,于殿前立《古楼观重建文始殿记》碑,碑额雕文始真人坐像,碑阴书文始之殿4字。文始先生即尹喜。后毁于清。

南溪亭,楼观东南。宋嘉祐七年(1062)二月,苏轼奉诏减决囚犯到周至。苏轼说:“既毕事,因朝谒太平宫,而宿于南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乃归,作诗五百言。”有“投稿披绿荇,濯足乱清沟,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国秋”之句。南溪亭即苏轼醉游濯足处,今废。

五郡城,《陕西通志》云,五郡城在周至东30里,与古楼观相近。《长安志》言其城周三里。《名胜志》沿旧说,云兄弟5人并居,此后为道观。东坡《五郡城》诗曰:“古观正依林麓断,居民来就水泉甘。乱溪赴渭争趋北,飞鸟迎山不复南。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蚕。……”苏自注,“观有明皇碑,言梦老子告以享国长久之意。”一言五郡即五郡庄。民国22年(1933)著名历史学家向达考察,今塔峪村即五郡城遗址。

楼观另有企秀轩,今遗址不详,有元张立道《企秀轩》诗等。

再生柏,清康熙《周至县志》载:“再生柏在说经台老子庙前。有二,一曰针,二曰灸,世传老子驻军说经于此,见二柏枯,即针灸之,复生,人以为灵异。其后灸柏毁于寇,今唯针柏存焉”。乾隆《周至县志》载:“针柏毁于兵火”。

洪妙庵,元初,楼观主持李志柔修复道观有功,诏封同尘洪妙真人,赐金冠锦服,洪妙庵为其祠庙。始建于元初。至顺二年(1331)山洪暴发,冲毁洪妙庵。明弘治十八年(1505)复建,正德十年(1515)竣工。有《重修洪妙庵记》碑。今碑及庵址无存,楼观文管所存明碑拓片1张。据考,洪妙庵遗址在说经台东300米的山麓。

道教艺术

楼观台有关于道教的历代碑碣和雕铸器(唐、宋、元、明、清较多),有唐、宋、元、明、清名人题诗词100余首,有世代传唱的道教音乐道情。[4]

碑碣

楼观台现存古碑碣78通。珍贵的有唐欧阳询书《大唐宗圣观记》;戴饭隶书《灵应颂》,苏灵芝行书《老君显见碑》,负半千隶书《大唐尹尊师碑》,宋苏轼游楼观题字石刻,薜绍彭楷书诗词,吴琚行书《天下第一福地》。元赵孟頫书《上善池》,清李熙筠楷书《洞天福地》。还有历代造型、风格各异的石狮、石牛等。曾邀请全国名书法家书写历代诗人咏楼观诗词多首,收集画稿多幅,均已镌石嵌于壁。古楼观碑石,以说经台、宗圣宫为中心,分布在东西10公里、南北5公里的楼观台地区。

道教经典碑,现存正书《道经》、《德经》两通和篆书《古老子》碑两通。两组4块碑内容相同,但碑文词句、字数小有差异。前者刻于唐代,螭首素方座,正文5261宁,高300厘米,宽100厘米。后者刻于元全元二十八年(1291),螭首素方座,高330厘米,宽110厘米,高文举书,正文5263字。两组碑立于老子祠碑厅内。

道行碑,古楼观历代祖师道行,凡见于碑石者自春秋至民国41位。现存道行碑唐1通,元3通,清4通,民国1通。

《唐尹尊师碑》刻于唐开元五年(717),记述宗圣观主尹文操生前道行。此碑于元大德元年(1297)三月重新摹刻过。

《楼观先师传碑》刻于元至元三十年(1293),螭首素方座,高180厘米,宽110厘米,正书,全文4974字,朱象先撰并书。记载自周昭王~元至元三十年约1900年间,楼观历代著名祖师34人的小传,是道教历史上最著名的碑石。碑首雕工精湛卓绝,造型生动。

《大元清和妙道广化真人尹宗师之碑》刻于元元贞元年(1295),白石龟座,完好如新,工艺精细,造型完美。为楼观台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记事碑,楼观台存历代记事碑15通,主要记载古楼观道教历史重大事件。以《大唐宗圣观记》最为珍贵。

《大唐宗圣观记》原立于楼观下院会灵观内,清道光五年(1825)迁至说经台西碑厅。碑刻于唐武德九年(626),圆首龟座,高375厘米,宽93厘米,隶书,欧阳询撰并书,1117字。元代对字迹作了锼剔修整。1979年该碑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和书法艺术名碑。

《老君显见碑》原立说经台下院会灵观内,清道光五年(1825)迁至说经台西碑厅。该碑刻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圆首龟座,高290厘米,宽98厘米,碑文行书,额书重摹苏灵芝书唐老君显见碑。北宋天圣六年(1028)重新摹刻正文。此碑照刻圣旨全文,诏宣玄宗梦中与老子会面云云,令各州各刻1通,以扩大其影响。此事荒诞,足见统治者为保其社稷的良苦用心。

《古楼观宗圣宫之图碣》刻于元至元二年(1265),图与文记元代宗圣宫重修后的规模及古楼观全貌。碑阴刻系牛柏图及跋。

《义记感格记碑》刻于明隆庆六年(1572),记述隆庆年间道士真阳会同官府以及地方信徒设斋,安祭所谓不得其死的游魂怨鬼的大型道场之事。为迷信活动的见证。

诗、书、画碑楼观台现存历代诗书画碑21通。

《灵应颂碑》刻于唐天宝元年(742),在《大唐宗圣观记碑》之阴。碑额隶书,碑文正书,戴旋撰序,刘同升撰颂辞,戴饭书。是楼观台书法名碑。

《苏轼游楼观题词刻石》北宋治平元年(1064)正月十一日题,行书,刻于《老君显见碑》之阴,书法雄秀自然。

《薛周题楼观诗碣》刻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三月二十一日。镶于老子祠西山墙。书者薛绍彭,北宋书法家,长安人,正、行、草书有盛名,时任周至上清太平宫宫监。他还书有《大中题楼观诗碣》、《王工部题楼观诗碣》。

《道教养生诀楹联石刻》,刻于老子祠大门内两边碑石之侧,正书,14个合体字,今人译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推测为明正统年间刻。该联原是8句7言诗中的前2句,用“六书”会意法创造而成,用以解释道教内修派全神炼气的要旨,被道家称为内修秘诀。今楼观台道长任法融著有《道教养生十四诀释义》一书,解说这幅对联。

《谒老子像诗碣》刻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书法流美。书者尹振麟,滇南人,时位周至知县。

《第一山》碑,宋米芾书,“第一山”3字刻在《道经》碑阴,字迹清晰。“此刻在盱眙县,终南楼观石乃摹刻耳,纵逸飞动,殊有一夫当关之势”(《石墨镌华》)。

《天下第一福地》碑,宋吴琚书,“天下第一福地”刻于说经台西碑厅《尹尊师碑》之阴,正书。“琚字类米,大字极工”。(《史书会要》)。

《上善池碑》“上善池”3字为元赵孟頫隶书。

《文始之殿》碑“文始之殿”4字,刻于《终南山古楼观大宗圣宫重建文始殿记碑》阴。每字约50平方厘米,雪庵薄光书。约为元至元间立。

《道德》2字碑,刻《德经》碑阴。每字50平方厘米,平山书。似为元代所刻。

《洞天福地碣》刻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共4块,各正书一大字,“洞天福地”。镶于说经台灵官殿前盘道路边砖栏墙上。

《二仙图碣》镶于老子祠东山墙。线刻钟离汉、吕洞宾全身图像。线条流畅生动。题为元代雕刻。

另有明代刻永寿王、魏鹤洲、魏博、秦聚奎、刘士龙、黄蕴锦、程轨、陈棐等人楼观题留的诗碣或拓片。

今刻历代名人题咏碑碣:李白(胡公石草书)、李隆基(钱君陶隶书)、卢纶(王个行草)、岑参(刘自椟古篆)、苏辙(张仁芝草书)、王禹偁(方传鑫隶书)、张舜民(沈觐寿楷书)的诗,苏轼诗6首(沙孟海草书、高式熊隶书、蒋维菘行书、沙曼翁隶书、商承祚篆书、周志高草书、宫保诚隶书),以及今人霍松林、茹桂的题咏碑,刘文西的老子像碑,茅盾书《楼观台》石幢,薜铸书《楼观碑林》碣等。

雕铸器

石牛,青石卧牛,置宗圣宫系牛柏之荫,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制,造型逼真,昭然若生。

说经台三门铁狮,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铸造,1对,雄威庄重。

灵官庙香炉铸铁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二月铸造,周长4.2米,颈围3.2米,底部回收,若壶状,外壁饰有立体花草图案。其座为高足虎腿,造型粗放有致。

石狮,青石座狮,明隆庆五年(1571)雕制,置宗圣宫三清殿遗址前。

老子祠醮纸炉,铁铸宝塔形,明万历十一年(1583)铸造,高2.07米,直径0.37米。喇叭顶,6角重檐,有托塔力士浮雕,形态各异,神奇夸张。

楼观的石雕工艺精品甚多,许多碑石的螭首龟座,皆为精华。如《楼观先师传碑》的龙盘顶;《大元尹宗师碑》的汉白玉龟座,《二仙图碣》,雕刻工艺精湛。

道情

楼观道情是关中道情的一种,源于唐代道教的道曲。元明清以来流传最广。题材以道教故事为主,或以道教经典编成的乐句为辅,宣扬出世思想。后又吸收民间歌谣,发展为许多曲种。

形式为立唱、座唱,配以鱼鼓、尖板、云香板、撞铃等打击乐。曲牌有抱角袍、一枝花、乌夜啼、牧羊夫、五更调、雁儿舞、十三调、耍孩儿、梅花调等48个,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也有一唱到底的。板式有苦音塌板、连板、代板、慢板、大板等。唱腔优美绵淳,10余人演唱,1人领唱众人和,道教音乐色彩浓厚。

剧目有道教故事《卖道袍》、《渡林英》、《花亭渡母》、《八仙故事》等;宣传儒家思想的《孝母得金》、《状元及弟》、《三孝廉让产》、《吕蒙正赶斋》等;生活故事《小姑贤》等。以楼观镇军寨道情优雅和美为其代表。

楼观道派

沿革

据《史记》、道教《文始传》、《楼观内传》载:西周时,尹喜结楼观星在今楼观台,老子于周昭王二十三年(一说二十五年)七月,驾青牛薄板车到关,尹喜迎入官舍,北面而师事之。老子著《道德》五千言,传于尹喜。“楼观为天下道林张本之地。”(《楼观先师传碑》)。

《辞海》关尹(尹喜)条注:其主张“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做人则“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所以他“未尝先人而常随人。”基本思想与老子一致。

《汉书》收录《关尹子》(尹喜的言论)9篇(已佚亡,今存《关尹子》系后人伪造)。道家尊其著述为《文始真经》。

西汉道教初创,奉老子为教主,尊《道德》五千言为经典,称《道德经》。

楼观道派在两晋南北朝间形成,至唐进入鼎盛期。天下道教此为宗。

魏咸熙元年(264),孝成真人梁湛师法郑履道于楼观。之后,王嘉、孙彻、马俭于南北朝分裂之初隐居楼观,师徒以道术相授。嗣后,尹通、牛文侯、尹法兴、王道义、毋始光等至楼观潜修研道,遂形成以尹通为代表的道教学术团体,颇有影响。“当时,商人胜士,朝野缙绅,车骑填门,冠盖溢路,求玄问道,虚往实归。”(《尹灵鉴真人别传》)。

西魏间,颍川人陈宝炽及弟子李顺兴、张法乐、韦节、侯楷等避乱至楼观,内修玄道,外示方术,形成以陈宝炽为首的道术团体。文帝诏之,问治国之道,驯虎之术,炽日:“抚我则厚,虎犹民也;虐我则怨,民犹虎也,何术之有?”文帝大悦,赐谥“贞懿先生”。

北周武帝问道于严达法师,顿悟,在楼观田谷建通道观,举严达、王延、苏道标、程发明、周化生、王真微、史道乐、于长文、张法成、伏道崇10人居观讲道,世称“田谷十老”。楼观道派形成。楼观道派强调“返本还真”,以《老子》五千文为根本经典,主张以性命清修为主,不重黄白烧炼;又以召神劾鬼,为人解病;在佛与道之间,力主老子仙化说。

唐初李渊为对抗门阀旧族,提高李氏皇族的地位,追封李耳(老子)为远祖,大力提倡道教,在楼观建造祖庙,3次亲祀老子,封楼观监院岐晖为金紫光禄大夫。李世民自称老子后裔。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楼观监院为银青光禄大夫,亲祀老子。李隆基以夜梦老子显灵为由,遣使于楼观说经台东闻仙谷掘得老子玉像1尊,迎至兴庆宫大同殿供奉,于楼观得玉像处建会灵观。开元二十五年(737),置崇玄学于玄元庙,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立玄学博士,每岁以明经举。道家诸子皆号为真经,楼观说经台亦置四圣殿供奉诸子。《唐书·百官志》云:“开元二十四年,直视道士为皇族宗室。”开元二十九年(741),画玄元皇帝像,而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5像陪祀。《唐书·玄宗本纪》载:“天宝八年,尊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皇大帝。”唐代公主嫔妃,多入道为女真。唐武宗时,兴道灭佛,并摩尼、景教、火教尽灭之,楼观道教势力隆隆直上,道士达二三百人。宋太宗赵光义改宗圣观为顺天兴国观,亲书匾额,楼观道教仍然隆盛。

全真道派金、元时代,楼观道教归入全真道派,楼观成为北方全真道的主要基地。金大定年间,咸阳人王喆(号重阳子),在楼观东北约10公里的祖庵修道。后出潼关,在山东收弟子7人,创立全真道。全真道以道教为主,兼融儒佛2家,兼重《老子》、《孝经》、《般若心经》;主张以清修为主,性命双修,全真保性,不事黄白烧炼,不茹荤腥,戒色,戒杀,克己助人。

元代,为全真道在北京、山西和陕西建白云观、永乐宫和祖庵万寿宫3大祖庭,全真道进入全盛阶段。

蒙古太宗八年(1236),以全真道六世祖身份掌管北方道教的尹志平从燕京至楼观,令全真道士李志柔为楼观主持,并组织道众千余人,重建楼观,历7载告竣,使道观规模恢复到唐时大观。李因建观昭德,太宗赐号同尘洪妙真人并赐金冠锦服。蒙古中统元年(1260)楼观更名宗圣宫,世祖忽必烈3降玺书修复宫观。至元五年(1268),茅山道士朱象先(元代著名道教历史学者)至楼观,多方征集道观史料,在梁谌、韦节、尹文操所撰《本起内传》和《楼观先生本行内传》基础上,节其大要,加记4人共34人,1人1传,编成《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即现存于楼观台《楼观先师传碑》。在两部内传佚亡之后,这座保存完好的碑石,使楼观道教历史得以永传。楼观归全真道,其碑有记。

元宪宗和世祖时期,发生全真道与佛教大论战,全真道一度受挫而走向衰落,楼观亦受到影响。

龙门宗,楼观道教在清初归入龙门宗,成为龙门宗之支。龙门宗是丘处机创立的道教全真道最大派系,针对明清限制道教的形势,龙门宗从顺治十三年(1656)起公开传戒,迅速壮大。

楼观碑石记载,雍正八年(1730),道士梁一亮为楼观监院道人。道光四年(1824)所建《昆山律师衣钵塔·序碣》记载,昆山律师刘合仑属龙门正宗第16代。

民国元年(1911)至6年(1917),住观道士20余人。民国18年(1929)关中饥荒,楼观台道士舍饭救济灾民。民国33年(1944)道士王信明主修《楼观台志》,共4卷,今仅存抄本二、三两卷残部。

20世纪90年代,楼观有道士40余人,其中有属龙门宗第19代园字辈,第29代法字辈,第30代兴字辈。自1980年道教活动展开,组织机构相继健全,道士躬耕自养,修身自励。1983年6月,巴西汉学家黎喜德访向楼观,行书“中巴一心”,已刻石碑。1987年9月20日,日本金峰山寺道观主持五条顺教率道众31人来访,赠日本道服1套,道经2卷。1984年道众公举任法融为楼观监院。任法融勤奋刻苦,博学多识,著有《道德经释义》已出2版、《太上老君作十四字养生诀释义》、《楼观志略》(1911~1984)、《阴符经释义》、《黄石公素书释义》等。现为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道协道学院副院长,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省政协常务委员,县政协副主席。

传承

楼观道教历代继任人

传说阶段13人(据楼观先师传碑):

尹喜——尹轨——杜冲——彭宗——宋伦——冯长——姚坦——周亮——尹澄——王探——李翼——封衡——李皓

魏晋至民国41人:

郑履道——梁谌——王嘉——孙彻——马俭——尹通——牛文侯——尹法兴————王道义——陆景——毋始光——陈宝炽——李顺兴——张法乐——韦节——侯楷——严达——程法明——周化生——王真微——于章——史道乐——张法成——伏道崇——苏道标——岐晖——成志远——巨国珍——田仕文——尹文操——梁诠——张守真——童行——尹志平——李志柔——朱象先——聂志真——庞宗文——梁——亮——刘合仑——朱教先

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1989)11人:

武道人——李元亭——李元甫——尹志修——雷明物——曾永寿——庞法山——侯崇祥——杨嗣真——于园明——任法融

旅游开发

1982年,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是林业部最早批建的全国十二个森林公园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5][6]

公园总面积2.75万公顷。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观、首阳山四个游园,12个景区,200余处景点,是人文、自然、森林景观融合俱佳的旅游胜地。有40里峡一线天、野牛河高山瀑布、旺子沟古溶洞、首阳山五彩壁石及仰天池、洞宾泉、龙王潭等自然景观;有光头山草甸、高山云冷杉、杜鹃天然林,数千亩人工竹林等森林景观;垂直带谱明显,季相变化万千;有说经台、炼丹峰、大陵山、吾老洞、红孩洞、龙王庙、铁庙等诸多人文景点。

1993年,陕西省政府批准在楼观台地区,建立“楼观台风景名胜区”,位于周至县城东南的终南山麓,面积约323平方公里。以峰峦迭嶂、悬崖峭壁、峡谷急流、瀑布幽潭、风井溶洞、名贵动植物、竹类品种园等构成丰富的自然景观。区内植被茂密,山青水秀,风景优美。主要景点、景物有首阳山、将军石、闻仙沟、四十里峡、十龙洞、金牛坪、龙潭、野牛飞瀑等,还有数十种名贵树木和数百种奇花异卉。“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包括在风景区范围之内,面积为274.87平方公里。[7]


本文标题:楼观台(陕西周至县的道教圣地、国家AAAA级景点) - 娱乐圈事
本文地址:http://www.o-kml.com//yule/27893.html

    责任编辑:
    持家有道网上超市(持家有道网上超市)

    2023-06-10

    家有道网上超市——粤东大型网上超市,由汕头市华德利贸易有限公司投资创办,于2010年正式上线。 ... [详细]

    俄罗斯对克罗地亚历史交锋战绩分析谁厉害 世界排名阵容实力对比

    2024-03-24

    俄罗斯对克罗地亚历史交锋战绩分析谁厉害 世界排名阵容实力对比 ... [详细]

    明星星座解析 霍尊是什么星座

    2022-12-30

      在很多人印象里,霍尊是一个古意少年,他温润如玉、谦虚有礼,从来都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影响。而且,他的声音非常难得,音质非常棒,有种通透的感 ... [详细]

    天箭科技中签号出炉 002977中签号码是多少

    2023-08-29

    天箭科技中签号出炉 002977中签号码是多少 ... [详细]

    胡凯莉个人资料,胡凯莉电视剧,胡凯莉电影

    2022-12-08

    胡凯莉个人资料中文名:胡凯莉外文名:Kelly Hu国籍:美国出生地:夏威夷火奴鲁鲁当前住所:Brentwood, CA出生日期:1968年2月13日星座:双鱼座体重:122 ... [详细]

    图酷

    图说天下

    资讯排行

    首页 - 娱乐圈事 - 体育圈事 - 两性情感 - 星座命运 - 奇闻怪事 - 历史故事 - 科技资讯 - 图说天下 - 知识百科 - 图酷 - 娱乐八卦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02-2021 无限魅力物联网 版权所有
    删帖请联系邮箱:meiyixinxi2024@163.com